游客
题文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2)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3)惧其不已也         已:
(4)无陇断焉            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
(2)何苦而不平?
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   (2)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
(3)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4)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
在人和山这对矛盾中,愚公和智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愚公认为:子孙无穷,人力无限,而山不加增,人定胜山;智叟认为:人是“残年余力”,山却高大难平,愚公不自量力。你的看法呢?谈谈你对二人的评价。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文言文阅读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连月不()(2)杂然而前者()
(3)长烟空()(4)游人而禽鸟乐()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甲文第二段描摹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乙文第一段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甲乙两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并具体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然起行。②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月色入 (2)然起行 (3)无与为乐者 (4)水中藻、荇交横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向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文中“闲人”—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自得之情。月夜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闲人——

阅读《三峡》,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沿阻绝()②湍绿潭()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疾也 不物喜
B.间千二百里真无马邪
C.春冬时乃记而去
D.王命急宣而长烟一空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请概括三峡景物的总体特征,并另写一句本文之外的描写山或水的诗词。

课外文言文
截竿入城
鲁有长竿入城门者,竖执,不可入;横执之,不可入,计1无所出。俄2有老父3至,曰:“吾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笑林》)
【注释】:1计:办法;2俄:一会儿;3老父(fǔ):老人。古时指老年男子。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执:()初:()之:()
亦:()非:()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3)这个故事中有两个人物,鲁人和老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作简单评价。

课内文言文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时有物外之趣2()有庞然大物
3夏蚊()雷4项为之()
5()一癞虾蟆6()数十,驱之别院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