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田秉锷教授在《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
|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
|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 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
|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
|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
|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
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表1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 年代 |
1870 |
1896~1900 |
1913 |
| 比例 |
78% |
74% |
72% |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发展休戚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元的问世反映了欧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助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 |
| C.世界银行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 D.美元“等同黄金”标志其在金融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的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克林顿总统2000年1月国情咨文)克林顿总统描述的这一社会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 B.倡导“新经济”发展模式 |
| C.完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
| D.发展完备的社会福利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