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实验一: 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一定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
实验二: 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从实验一可知,A、B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受浓度的影响。从实验开始到10min这段时间内,A植物叶片吸收CO2能力的变化趋势是 。
(2)若A植物在第5min时,光照突然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此后极短的时间内,类囊体膜上生成 和[H]的速率将会下降,而三碳化合物(C3)的含量将会 (增加、
减少、基本不变)。
(3)在第25-40min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从实验开始到第40min这一阶段,A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比B植物要 。
(4)实验二中,当光照强度为bklx时,A植物叶片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速率是 mg/m2·h。
若每日光照12小时,给予的光照强度为mklx(a < m < b),则一昼夜中B植物的干重将
。
回答下列植物生理的问题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全营养液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下甲图),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时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该玻璃罩内一昼夜CO2浓度妁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乙所示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37.植物在黑暗中进行作用,释放气体,在有光的条件下,既进行又进行,是否积累有机物取决于。
38.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39.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____。
40.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____(填“较快”或“较慢”)。
41.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____。
42.第二天24点与前一天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问题
图a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b是图a的局部放大。
32.图a细胞所代表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份,微生物中与其细胞结构基
本相同,代谢类型相同的生物是。
33.在图b中,|①结构称为;其中最重要的色素是。植物的花色彩缤纷、洋葱的鳞茎表皮呈紫色,这些色素在结构(填编号)。
34.细胞色素C是动植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它与ATP的合成有关。细胞色素C的合成和运输的场所分别是、(填编号)。控制细胞色素C合成的基因中含有脱氧核苷酸有____对(不包括终止密码)
35.各种生物细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比较,可以从方面为生物的提供证据。
36.一株洋葱的根尖生长点细胞、鳞茎表皮细胞、叶肉细胞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均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密码子不同 | 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C.转运RNA不同 | D.遗传信息不同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符号或结构所代表的名称:
A__________;G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
。
(2)种子入库前必须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个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把晒干的种子放在一洁净的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这些水主要是________,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
(3)常见的脂质有,其中最常见的脂质是,它是细胞内良好的。
(4)现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 ,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如下图所示
①该肽是_________肽;
②该肽进行水解后,需要个水分子,得到____个苯丙氨酸分子,_____个谷氨酸分子。
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请你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选取人体的哪种细胞,作为获取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口腔上皮细胞 | B.神经细胞 | C.白细胞 | D.成熟红细胞 |
你选用这种材料的原因是:。
(2)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吸水胀破。再用_________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3)通过有关方法所测得的各种膜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蛋白质(%) |
脂质——主要是磷脂(%) |
糖类(%) |
|
变形虫的细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细胞膜 |
44 |
52 |
4 |
人血红细胞膜 |
49 |
43 |
8 |
线粒体内膜 |
76 |
24 |
0 |
菠菜叶绿体类囊体膜 |
70 |
30 |
0 |
依据上表中的数据,请分析构成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
是:;化学物质组成的主要区别有:。
请你根据实验材料设计一个证明唾液中含有蛋白质的实验:
材料用具: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大豆豆浆、人的口腔唾液(酶)、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方法步骤:
第一步:制备豆浆。用浸泡过的黄豆在豆浆机上轧浆,并稀释。备用。
第二步:取唾液。用清水漱口,然后含一块脱脂棉。片刻后用镊子取出脱脂棉,将其中的唾液挤到小烧杯中,备用。
第三步:分别取2毫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向两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振荡均匀后静置一会儿,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