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常被置于特定的场所作为装饰。以下诗词内容与装饰场所的设计,恰当的一项应该是

A.某夫妇卧室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B.某酒店大厅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C.某森林公园小亭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D.某校教学楼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 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