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随机选定某一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头草原鼠,标记放走;一段时间后在相同的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又捕获了54头草原鼠,其中标记的有12头。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该区域中草原鼠的种群密度较大 |
|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适合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
| C.草原上草原鼠与牛、羊之间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
| D.若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则该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不准确 |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 B.温度升高时,e点不移,d点右移 |
| C.H2O2酶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 |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
下列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的是
| A.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 |
| 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
| C.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
| D.细胞膜上糖蛋白的识别过程 |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 B.主动运输 | C.协助扩散 | D.胞吐 |
以洋葱表皮细胞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溶液加以处理。m时开始用不同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细胞,n时再用清水处理之前被处理过的洋葱表皮细胞,测得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溶液后,发生d曲线的变化,则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 |
| B.对于a曲线加入溶液后,再用清水处理没有变化,证明细胞已经死了 |
| C.发生b曲线变化,是因为加入的溶液中溶质可进入细胞液导致的结果 |
| D.c曲线表明经m时加入的溶液处理后细胞已死亡 |
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 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 |
| 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 |
| 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