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本题12分)某市高三某班围绕该市就业问题进行调查,获取以下信息:
信息一 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信息二 近年来,某市政府为了促进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扩大居民消费,保障人民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请你参与其中进行讨论:
(1)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求职女工的上述想法会有哪些评论?(6分)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期间,安徽省代表团讨论说:’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政府是诚信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政府的以身作则、率先触犯对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导者社会诚信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诚信安徽,应以政府诚信引导社会诚信建设与个人诚信自觉。让公众感受到政府诚信的力度,才能在江淮大地形成风正气正、诚实守信的良好局面”。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不是一向长期的系统工程。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倡导德法并举,刚柔相济,把道德教化与依法制裁作为有效手段;把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会给予推进诚信建设各方面面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集中治理,力求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上见成效。
(1)“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请结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阐述,安徽省建设诚信政府有何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回应社会对诚信建设的共同期盼。
(2)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推进诚信制度化的举措中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将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材料一:年会围绕“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主题设置了宏观经济、区域合作等六大领域议题,177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商代表将在4天内开展77场正式讨论。与会嘉宾和代表普遍希望借助论坛平台,加强亚洲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亚洲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共赢。
材料二:备受关注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无疑将成为此次论坛年会的焦点和重点。3月31日是各国申请成为创始会员国加入亚投行的最后期限,包括英法德在内的西方大国已经纷纷表态加入,日本也开始松口,博鳌论坛势必会为这个热度再加一把火。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博鳌论坛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对于少数人的贪污腐化和滥用权力现象,“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 反腐倡廉历程中,重视思想教育是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荣辱观始终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
就中西方的反腐经验来看,西方很多制度设计是假设人性恶,使制度设计走向法治化,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中国则强调人性善,认为“大多数人是好的”,更希望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从内在达到抑制腐败的目的。思考制度到底是基于人性善的盲目信任,还是人性坏的假设,对于反腐败有积极意义的。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如何看待东西方的人性理论在反腐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通过教育预防腐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2014年某市电子商务部分数据

年份
居民网上购物
企业网上销售商品
网络网民数量
增长速度
占企业总数比例
增长速度
2012
19359万
20.8个百分点
21.2%

2013
24202万
24.8个百分点
23.0%
1.8个百分点
2014
30189万
20.7个百分点
23.5%
0.5个百分点

材料二:信息消费的增长是当前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流量爆发式增长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大型企业网上销售将提高到80%。电子商务规模持续高速扩张,互联网与制造业、金融业、物流业等融合,极有可能孕育着中国的“新经济”
材料三: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源自热爱。近几年,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人民力量,振奋了民族精神;由军民参加的每年国庆庆典系列活动,激发了亿万群众浓浓的爱国心,家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具有广发群众参与度的“双百”人物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对英雄模范的崇敬,都凝聚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都寄托着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幸福平安、家国兴旺;清明节——纪念先人,缅怀英烈;端午节——热爱祖国、求索创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秋节——团团圆圆、喜庆丰收;重阳节——尊老敬老、孝亲爱老……一个个传统节庆活动,成为中华民族认同标志和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有“八项规定”,后有治“四风”。从遏制“舌尖上的腐败”,治理“车轮上的腐败”,到惩治“月饼盒里的腐败”,再到严禁“贺卡上的腐败”。国家反腐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
材料五: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十二大到十五大,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在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企业经营的知识,分析在信息消费和电子商务高涨之下,企业应怎样获得经营成功。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政府的知识,谈谈我国是如何对权力进行监督的。
(5)结合材料五,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对文明建设的探索过程。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材料一: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
(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何意义?
材料二:三个国家,共同努力8年才申请成功。丝路之路项目跨国申遗,本身就是国家之间合作多赢的典范,不但是对历史贸易往来、互利互惠的回放,也是对建设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向往。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我国追求和平共处美好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丝绸之路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经济角度看,它是对习近平主席去年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认可和深化,从历史、文化等源头上进一步确认了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契合点,大大提振了这些国家携手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信心,有利于成功打造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模式。
(3)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国应如何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来发展自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