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据调查,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而同期的网络阅读率逐年上升。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91.0%的人阅读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此书的纸质版,只有9.0%的人表示还会购买。
材料二:2010年世界读书日主题“保障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共同发出通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什么积极意义。(8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集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且强调,各级党委要把生态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1)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应如何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材料二:2012年5月3~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美国总统奥巴马发来书面致辞。胡锦涛强调,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仅能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将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宝贵贡献。奥巴马在致辞中说,美国坚定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美中合作伙伴关系。胡锦涛最后表示,中美关系正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抓住机遇,排除干扰,共同努力,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美两国重视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原因。
材料三: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3)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人民是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

2012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
材料一 2012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情况

注:欧债危机毫无起色,外需不振尚难改观;房地产调控毫不放松,内需提振一时乏力,在市场“破8”的预期中,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二季度增长7.6%,时隔三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又一次回到8%以下。
材料二除了外需、内需不足外,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看空甚至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多了起来,经济下行是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机,我们要有信心实现全年的预定经济增长目标。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强预调微调的力度。
(1)材料一中的图和注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请提出合理化的对策。
(3)在“经济发展”问题上,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该如何作为?

材料一居民阶梯电价是按照用户消费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会随着用电量的增加呈现出阶梯状递增的电价定价机制。国家发改委把城乡居民每个月用电量按照满足基本用电需求和 正常合理用电需求以及较高生活质量用电需求分为三档,电价实行分档递增。
材料二在阶梯电价的推动下,不少消费都有了淘汰老旧家电、更换节能家电的计划。其中,空调和电热水器成为换代首选。
材料三我国阶梯电价政策形成历时4年,2008年开始研究,2010年形成了初步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通过互联网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2012年5月以来各地就实施方案召开听证会,进一步听取社会意见、完善方案。如湖南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试行方案就对弱势群体有所照顾,规定全省城乡“低保户”和农村“五保户”家庭每户每月可以免费用电10千瓦时。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实行阶梯电价的意义。
(2)材料三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好处,李嘉图以葡萄牙和英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为例作了分析(单位时间为一年),见下表。


葡 萄 酒
毛呢
产量(单位)
劳动人数
产量(单位)
劳动人数
葡萄牙
1
80
1
90
英国
1
120
1
100

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占优势,但生产葡萄酒的优势更大些;英国都处于劣势,但在毛呢生产上劣势程度稍逊些。英国以其生产的毛呢去换葡萄牙生产的葡萄酒,这对两国都有利。
材料反映了李嘉图的什么政策主张?并对这一主张进行评析。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漩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
⑴ 材料一、材料二中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材料一中的两个观点有什么共同点?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何局限性?(12分)
⑵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