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
待测物质 |
检测试剂 |
预期显色结果 |
||||
| ① |
DNA |
甲基绿 |
红色 |
||||
| ② |
脂肪 |
苏丹Ⅲ |
橘黄色 |
||||
| ③ |
淀粉 |
斐林试剂 |
蓝色 |
||||
| ④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 )
①在兔饱足状态下 ②在兔空腹状态下 ③测定血糖含量
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 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
| A.①③④ | B.①③⑤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
| A.输液后不久的动物 |
| B.患糖尿病的动物 |
| C.切除垂体的动物 |
|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
|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
|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
|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
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而发挥作用 |
|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
|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
|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
若下图甲、乙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
|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率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 |
|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
|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