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5---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 )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
③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汇报工作
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海口模拟)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 760元;17 000元 | B.49 760元;20 000元 |
C.48 800元;20 000元 | D.44 260元;3 000元 |
(2010·苏州调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对象是 ( )
A.社会总产品 | B.个人消费品 |
C.生活必需品 | D.物质总产品 |
(2010·合肥一检)“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 (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 |
B.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 |
C.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
D.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
(2010·淮南质检)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这一论述表明 ( )
①经济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 ④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我国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 |
B.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 |
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 |
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