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青年报社日前进行一项家教调查,讨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谁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的问题。结果为:46%的人选择了母亲,28.7%的人表示“父母均担”,11.4%的人选择了其他,仅有3%的人表示是父亲。
材料2: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家教中存在不少问题,尤以父教缺失为最。其原因大致有几种:生活压力大,男性忙于赚钱养家;男性的职业压力更大,无暇他顾;观念形成的问题;整个社会不重视男性教育。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材料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新周刊》2012年第一期策划了一个专题“做点无用的事”,号召人们做一些与升官、发财、成功、成名无关的事,并认为这是解决这个社会急躁、冷漠等问题的一剂良方。那么,是否应该做点无用的事?请以此为辩题,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应该做点无用的事)或反方(不应该作无用的事),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仿照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耍求续写的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
沉默是一种境界:在别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默默地读一本心爱的书,让清新的文字在脑海间低吟;
把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这是个古老的小城, ,人口不过二十万, ; , ,枕着清澈的多瑙河水, ;这是一个孕育了音乐奇才的小城,莫扎特让城中一木一石无不浸润音乐的魅力。
①面积不过八十公顷
②偎依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之间
③却有着千百年的沧桑经历
④这是一个迷人的古城
⑤美得让人不忍离去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安徽泗县双语中学某毕业生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就要开学了,父亲坚持要亲自去东北送儿子去学校报道,被儿子婉拒了。
要求:(1)父亲说出坚持的理由,儿子的婉拒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2)符合情境与身份,语言得体。
父亲坚持说:
儿子婉拒说:
下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请写出该标识的图形部分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