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固定一根弹簧秤,使其测量挂钩(跟弹簧相连的挂钩)向下,并在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弹簧秤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通过一传感器直接得出,如图所示的F-t图象。根据F-t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超重状态 |
B.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失重状态 |
C.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 |
D.电梯可能开始停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 |
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乙物体先停下来,甲物体又经较长时间停下来,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受到的冲量大于乙物体受到的冲量 |
B.两个物体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 |
C.乙物体受到的冲量大于甲物体受到的冲量 |
D.无法判断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枚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24日18时29分,搭载 “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实施“星箭分离”。此次采用了爆炸方式分离星箭,爆炸产生的推力将置于箭首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为了保证在爆炸时卫星不致于由于受到过大冲击力而损坏,分离前关闭火箭发动机,用“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测量和控制爆炸作用力,使星箭分离后瞬间火箭仍沿原方向飞行,关于星箭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爆炸,系统总动能增大,总动量增大 |
B.卫星的动量增大,火箭的动量减小,系统动量守恒 |
C.星箭分离后火箭速度越大,系统的总动能越大 |
D.若爆炸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一定,则星箭分离后火箭速度越小,卫星受到的冲击力越大 |
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A球动量为pA=5kg·m/s,B球动量为pB=7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是:()
A.pA=6kg·m/s、pB="6kg·m/s" | B.pA=3kg·m/s、pB=9kg·m/s |
C.pA=-2kg·m/s、pB=14kg·m/s | D.pA=5kg·m/s、pB=17kg·m/s |
A.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
B.同步卫星正常运行时,卫星内的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
C.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的卫星一定是同步卫星 |
D.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的卫星不一定是同步卫星 |
A.它们所需要的向心力大小不相等 |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
C.它们的线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
D.它们的运动半径与电荷量成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