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感官上的要求,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这就形成了人们“好利、好声色”的本性需求。以此而论,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变为圣人的办法是( )
| A.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 B.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
| C.使人的行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D.服从天子的统治 |
“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成功。”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
|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 |
| 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 |
| D.艺术交流可以调和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 类别 |
数学 |
天文历法气象 |
地学 |
化学 |
农学 |
机械 |
水利 |
轻工 |
兵器 |
| 项数 |
22 |
25 |
25 |
9 |
25 |
7 |
7 |
8 |
8 |
造成上述表中所列主要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
A.重农抑商政策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农耕经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甲:“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丙:“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则焉”。 |
A.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B.朱熹、李贽、黄宗羲
C.朱熹、王夫之、顾炎武 D.王夫之、王守仁、顾炎武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