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
| A.人寿年丰 | B.祈盼丰收 |
| C.庄稼收获 | D.祭祀谷神 |
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无论沦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属于本共和国人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此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拓展海外殖民地 | B.拓展海外市场 |
| C.打击荷兰海上势力 | D.加紧与荷兰争夺投资场所 |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
|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
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用全球史观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B.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 |
|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组号 |
流行服饰 |
流行语 |
阅读 |
文娱形式 |
| A |
列宁装 |
最可爱的人 |
苏联小说 |
扭秧歌 |
| B |
唐装 |
时间就是金钱 |
古典文学 |
看电视剧 |
| C |
军装 |
破四旧 |
毛选 |
学唱样板戏 |
| D |
中山装 |
上网 |
时装杂志 |
跳交谊舞 |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
|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