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主要的免疫细胞——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HIV最初侵入人体的时期(A阶段)HIV浓度下降的原因是病毒适应环境,不进行增殖 |
B.感染后的B阶段,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T细胞被破坏,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均下降,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
C.HIV侵入人体后,其表面的衣壳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
D.由图可知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9年 |
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析出DNA时要缓慢地加蒸馏水,当析出黏稠物时即不再加水 |
B.在探究洗涤剂对植物细胞DNA提取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洗涤剂和食盐 |
C.提取的DNA溶解后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可染成蓝色 |
D.将含有DNA的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后过滤,能去除蛋白质杂质 |
下表是五类生态系统有关方面的比较表(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总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 |
北极冻原 |
北方针叶林 |
温带落叶林 |
温带草原 |
热带雨林 |
净光合作用量 (吨/公顷•年) |
1.5 |
7.5 |
11.5 |
7.5 |
50 |
生物有机质总量(吨/公顷) |
10 |
200 |
350 |
18 |
300 |
枯叶输入量 (吨/公顷•年) |
1.5 |
7.5 |
11.5 |
7.5 |
50 |
枯叶现存量 (吨/公顷) |
44 |
35 |
15 |
5 |
5 |
A.净光合作用量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 |
B.生物有机质总量最低的生态系统是北极冻原 |
C.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最少的生态系统是温带草原 |
D.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弱的是北极冻原 |
关于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细胞都只存在于淋巴中 | B.两种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
C.两种细胞都可以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 D.两种细胞都能消灭抗原 |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设处于遗传平衡的某个种群,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且2Pq >p2>q2,若AA基因型个体不断被淘汰,则该种群AA、Aa、aa三种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过程为
A.②→③→④ B.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