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 时 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租界建立之初华洋分处。上海的租界出现华洋杂处局面开始于
| A.《上海土地章程》订立 | B.小刀会义军占领县城 |
| C.城厢内外自治公所成立 | D.工部局建立 |
近代外国领事最早出现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时间当在
| A.鸦片战争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 C.中日甲午战争后 | D.中法战争后 |
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对此句话理解最正确?
| A.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
| B.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
|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
|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产生了巨大挑战 |
下图是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图
| A.证明琉球等地在明朝已接受中央行政管理 |
| B.说明此时指南针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 |
| C.是证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 |
| D.反映琉球等地与明朝官方朝贡贸易频繁 |
梁启超曾经这样写道:“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 A.前世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
|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
|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也适用于当代 |
|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有史实作为立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