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 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面是近代中国某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如要对其进一步补充,最恰当的是()
A.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B.刺激了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C.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
D.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便于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 |
下面对《天朝田亩制度》解读错误的()
A.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
B.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
C.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改革方案 |
D.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看到“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向皇帝请旨)……述旨(口述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达皇帝旨意)。”这说明军机处()
A.实权很大,使皇权受到限制 |
B.机构简单,行政效率低 |
C.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
D.是决定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 |
“太祖自诛胡、汪之后,遂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下列说法符合材料的是()
A.明太祖废除丞相正式建立内阁制 |
B.内阁是六部之上的中央行政机构 |
C.明朝内阁长官称宰相 |
D.内阁权势逐渐加大并带来祸患 |
元初的行省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行省拥有大权,“掌国庶务,统一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材料反映元代行省()
①是中央常设机构
②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
③拥有行政和军事等事权
④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