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公开销毁牛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
A.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产品过剩 |
B.资本主义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尖锐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
D.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的前夕 |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的一份试卷这样记载:“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首次提出进化论
③其思想对中国近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② |
20世纪初提出“光本身也是不连续的,光不仅在吸收和发射时是量子化的,而且光的传播本身也是量子化的”,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 B.麦克斯韦 |
C.玻尔 | D.爱因斯坦 |
1865年凡尔纳创作了《从地球到月球》等科幻小说, 以其天才的想像,掀起人们对宇宙航行的极大热情。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2 0世纪中的诸多发明创造, 如飞机、 潜艇、 坦克等在凡尔纳的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下列最有助于凡尔纳科幻的是
A.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 B.电气时代的科技成就 |
C.量子理论的创立 | D.相对论的提出 |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堂吉诃德》 | B.《巴黎圣母院》 |
C.《欧也妮·葛朗台》 | D.《老人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