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 验 |
操 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制备一定量的蒸馏水 |
将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
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称取两份质量均为 45.3g 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向其中一份逐滴加人 NaOH 溶液,开始发现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一段时间后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后共计可收集到 2.24L 该气体(标准状况);最后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另一份逐滴加人 Ba (OH)2溶液,开始现象类似,但最终仍有白色沉淀;过滤,用稀硝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 46.6g 。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______和_________,阴离子是___________。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3)假设过程中向该溶液中加人的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一1,请在右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示意图。
(2008·上海)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下列某化合物2g,产生氧气1.6g,此化合物是()
A.1H216O | B.2H216O | C.1H218O | D.2H218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
(2008·汕头二模)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依据分子组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依据反应中有否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依据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④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
B.用明矾净化水 |
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
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的斑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