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ll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桑。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 B.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
改革后1861~1863年间,全国各地有两千多起农民暴动,这反映了()
A.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 B.农民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
C.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成效 | D.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提高 |
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后农奴地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 B.摆脱了单个地主的控制 |
C.受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D.成为完全自由的劳动者 |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
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 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61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A.国家 | B.地主 | C.农民 | D.资产阶级 |
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封建农奴制经济占统治地位 |
B.俄国禁止同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
C.俄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极端缺乏 |
D.俄国工业的基本形式是手工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