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以北半球某地O为中心的太阳高度等值线图,此时北京时间5点,图中三圆两两相切(虚线代表纬线)。回答下列各题O地地理位置为
A.20°N、135°W |
B.10°N、135°E |
C.15°N、45°E |
D.15°N、135°W |
下列关于M地的正确叙述是
A.此时M地地方时为18点 | B.M海域有暖流 |
C.M地陆地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 | D.M地刚好日出 |
读图“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①~⑧洋流,主要受西风带影响的有()
A.①⑤ | B.②⑥ | C.③⑦ | D.④⑧ |
关于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 |
B.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寒流 |
C.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 |
D.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暖流 |
受洋流影响,甲地()
A.草原广阔 | B.森林密布 |
C.气候常年寒冷干燥 | D.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
读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丙、丁中表示岩浆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冷却凝固 | B.②──外力作用 |
C.③──重熔再生 | D.④──变质作用 |
下图中甲地曾发生7.3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完成下列问题。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
B.位于板块张裂带 |
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
D.位子大洋海沟处 |
甲处有山地,与此山地地质成因相同的地形区为()
A.富士山 | B.庐山 | C.阿尔卑斯山 | D.黄土高原 |
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
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 |
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 |
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 |
下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下列各题。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一a,②一b,③—c |
B.①一b,②一a,③—c |
C.①一c,②一b,③—a |
D.①一c,②一a,③一b |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 B.侵蚀、沉积、搬运 |
C.沉积、搬运、侵蚀 | D.搬运、沉积、侵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