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京的“馒头”计划(政府出钱每天向人们免费发放一个“粗粮”馒头,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实行一年多来,1.7万人参与,对各种慢性病的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的饮食观念也重新从“精”回归到“粗”。这不但有效地转变了市民的饮食观念,而且促进了人们的健康。据此回答问题。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饮食方式属于

A.传统习俗 B.传统节日 C.传统思想 D.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般来讲,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北方人习惯于吃粗粮,如小麦、高粱、红薯等,而南方人粗粮吃得少一些。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繁荣、政府的倡导、人们的知识素养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南方人也注重吸收北方的饮食习惯的长处,有意识地多吃一些“粗粮”。这说明

A.南北的饮食习惯差别正在消灭
B.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促进了文化的变革与融合
C.文化的交流将使地域文化逐渐消失
D.不同的地域文化各有其优点与缺点


虽然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交流融合的一面,但是,从南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中人们还是可以把上海人、浙江人、北京人分得一清二楚。这反映了饮食文化的
①民族性 ②地域性 ③相对稳定性 ④时代性 ⑤继承性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要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回答21~22题。
21.我国之所以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
①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要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C.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统一
D.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在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有的人总是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比其他文化如何优越,通过对立的方式来证明中国文化的优点。这种观点
①是一种文化复古主义 ②否定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④是对文化全盘西化的批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目前,手机小说成为小说爱好者的新宠。不久前,日本一项2007年度畅销书排行调查表明,十大畅销书中有5本是手机小说,前三名更由手机小说独占鳌头。回答17~18题。
17.手机小说具有平民性,任何使用手机的人都可以从手机小说中得到精神的满足,缓解紧张生活带来的压力。这说明,大众传媒
A.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B.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C.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
D.能使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8.手机下载几乎没有限制,提供手机小说的网站也鱼目混珠,这给手机小说爱好者提出的问题是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B.铲除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滋生的土壤,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C.加强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克服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抵制其影响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我国人民勤劳勇敢,创造幸福生活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精神支柱
C.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D.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008年6月15日新华网报道,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获得重大新发现,专家称其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回答13~14题。
13.距今约7300年的双墩文化,将安徽省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这一发现反映出
A.我国的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
B.中华文化是由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C.中华文化是多元的
D.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14.在双墩遗址发现630多件刻画符号,被学术届专家认为是中国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这表明
①文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