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 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 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 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 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米兰多拉说:“(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牲;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这表明他认为( )
| A.人不是上帝创造的 | B.人是无理性的 |
| C.人的地位在上帝之下 | D.人是伟大的 |
司马迁说:“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意思是追求认识天和人的关系,这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尤其是古代史上的几位著名思想家,他们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关于他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普罗泰格拉——以人为研究对象 |
| B.苏格拉底——关注人及人的内心世界 |
| 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
| D.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最高级的 |
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知道得越少。”这位哲人是( )
| A.普罗泰格拉 | B.苏格拉底 |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
| 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的兴趣 |
| B.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
| C.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
| D.城邦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体现 |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
|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 D.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