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属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 D.国际上的帮助 |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 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 B. | 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
C. | 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 D. | 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 | 义和团运动时期 |
C. | 辛亥革命时期 | D.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 | 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
C. | 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 | 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
宋 |
明 |
清 |
|
河南 |
15 |
16 |
2 |
1 |
江苏 |
7 |
8 |
17 |
49 |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 |
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B. |
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
C. |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
D. |
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 |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 |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
C. |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 |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