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被海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生活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这反映了义和团
①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
②运动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具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④斗争矛头直指清政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
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原因
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主要反映:

A.主要社会矛盾 B.义和团的愚昧落后
C.义和团的盲目排外 D.义和团斗争策略的变化

源于义和拳的义和团,最早的斗争目标是

A.外国宗教势力 B.列强侵略军队
C.清政府的统治 D.西方所有事物

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爱国志士和将领主要有
①邱逢甲②唐景崧③徐骧④刘永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