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被海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这段话表明
|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 |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生活 |
|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
| A.扶清灭洋 |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 C.民族独立和富强 | D.建立社会主义 |
“上谕以永禁设或入与诸国(即列强)仇敌之会,违者皆斩”。该项规定出自()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 A.战争赔款太少 | B.外国商品滞销 |
| C.清政府不听话 |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 A.鸦片战争 | B.甲午战争 | C.中法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
①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 国王“统而不治” ④ 首相对君主负责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