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