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
右表是1912—1949年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对表中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在取得了较好发展 |
B.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出现了持续发展 |
C.日本侵华打断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 |
D.持续的战事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当时的中国政府作何反应()
A.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 B.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运动 |
C.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 D.资产阶级兴起维新变法运动 |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中国有三张“名片”:一是丝绸,二是瓷器,三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④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A.盐铁官营制度 | B.“海禁”政策 |
C.商帮的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说可使其增光添彩。下列对有关文物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①甲骨文②阳陵虎符
③水排④秘色瓷
A.①——商朝——“蚕”、“丝”等字样——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朝开始的 |
B.②——秦朝——“兵之符,左才皇帝,右才阳陵”——阳陵是拥有一定兵权的将领 |
C.③——东汉——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炼——我国炼铁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
D.④——唐朝——“南青北白”之外的另一种新的瓷器——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