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15、(2009年4月江苏南京市二模)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甲、丙、丁 | B.乙、丙 | C.甲、乙、丁 | D.丙、丁 |
14、(2009年4月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0抵达泰国海滨城市帕塔亚,准备出席原定于11 开始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由于泰国国内局势原因,泰国政府决定推迟会议,另择日期举行。虽然会议未能如期举行,中方仍愿向东盟国家介绍中方对加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设想和建议。这充分表明
①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②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推动 地区和平与发展③中国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已经担当起领导亚洲的重任 ④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放眼未来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12、(原创)2008年12月26日,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2009年4月28日上午,中国海军首批远赴印度洋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艇编队,奏凯而归顺利返回海南三亚。这一事实表明()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在形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10、2008年3月15日,“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在北京举行开幕活动。此活动既是进一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为了纪念
A.中日正式建交30周年 | B.《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30周年 |
C.中国重返联合国37周年 | D.抗日战争胜利结束63周年![]() |
8(2009年4月合肥市高三第2次质检)1960年,一贯强烈反共的尼克松在同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时说:“我们(对中国)的态度,不应该过于僵硬,我们不应对一个六亿人的政府保持永久不承认的态度。”1968年大选时,尼克松又说“时间已经来到,我们必须掌握中国的现实了” 这两段话说明
①尼克松有了结束同中国对抗的想
②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对中国的政策已经出现分歧
③尼克松想通过改善美中关系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
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