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均亩产
粮食总产量
1985年
19%
333km
520mm
38℃
10%
205
1.025亿kg
1995年
10%
478km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40-41题。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①峰值均出现在4—6月
②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③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④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从下图“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读出的信息是

A.非季风区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平原及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有关

下列说法与下图“中国雨涝区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是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从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看,我国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4月至9月 B.10月至次年3月 C.6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5月

造成5月28日与8月23日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壳活动 B.地形状况 C.雨带移动 D.植被状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