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
B.在任何条件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L |
C.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
D.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在一定温度下,10
0.40
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0 |
2 |
4 |
6 |
8 |
10 |
|
0.0 |
9.9 |
17.2 |
22.4 |
26.5 |
29.9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 |
0~6 的平均反应速率: |
B. |
6~10 的平均反应速率: |
C. |
反应至6 时, =0.3 |
D. |
反应至6 时, 分解了50% |
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有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①中实验 |
②中现象 |
|
A |
铁粉与水蒸气加热 |
肥皂水冒泡 |
B |
加热
和
混合物 |
酚酞溶液变红 |
C |
固体受热分解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 |
石蜡油在碎瓷片上受热分解 |
的
溶液褪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
B. |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 和 |
C. | 用 溶液不能区分 和 |
D. |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 测0.1
氨水的
为11:
![]() |
B. | 将 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 ↑ |
C. | 用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发光:
![]() |
D. | 片溶于 溶液中,产生气体: ↑ |
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