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0年4月29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材料二:世博会有句名言:一切始于世博会。白炽灯、缝纫机、蒸汽机、火车头、电视机、电话机、电影,甚至巧克力、冰淇淋、汉堡包等都是在世博会上第一次展示的。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低碳理念与低碳成果,将从上海世博会出发走向世界,成为开启并推进低碳经济的起点。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说明举办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从《经济常识》角度看,请你为消费者、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积极努力,加强合作。同时表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我们言必信、行必果,无论本次会议达成什么成果,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4)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我国上述主张的政治学依据。( 6 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材料一:会议肯定了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
近一年来,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 |
图13扩大内需4万亿元投资投向构成示意图
(1)阅读上图,运用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上述措施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会议指出:“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三: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的哲学依据。
材料四;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柱。它承载了推动国家进步的厚望,特别是当今时代,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在文化上失去了抵御能力和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性,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会成为别国的附庸甚至走向消亡。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四,我国为什么要提高文化软实力?
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者哥本哈根召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影响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三(2)班的同学以“气候变化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气候与经济
多变的气候对社会经济各层面的影响也日渐深远,气象因素正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巨大力量。极端气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首先对农业生产力可能会造成影响,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商品化上可能下降5%到10%。专家认为,气候变暖与经济发展将导致能源消费与供给结构性矛盾加剧,工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将受到影响。此外,全球性高温的持续,将刺激中国的空调制冷电力消费给电力供应带来严峻的挑战。近百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据统计,我国每年受各类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高达2000多亿元。
信息二气候与政治
气候变化给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本来就脆弱的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恶化的环境加大了政治和经济压力,导致某些国家国内关系高度紧张;北极地区也成为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的新战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刊发文章说: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及国际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在了一起,尽管专家对于把达尔富尔问题同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持谨慎态度,但是他们表示,东非地区的迅速沙漠化从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就气候变化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到各国利益。请你结合信息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该怎样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3)在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深深体会到气候变暖其实与我们人类活动息息相关,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暖做些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2009花亭湖金秋旅游节暨第八届皖西南山货节、2009年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第八届凤凰美食文化节.首届中国(安徽)国际酒店用品及设备博览会……今年以来,我省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景区景点纷纷高举“节庆牌”,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参加的企业收效明显。有关专家表示,在通过打好节庆活动这张牌来进行有效促销方面,安徽企业受益匪浅。
“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需要很多载体,节庆活动是其中之一”。专家认为,旅游市场开发一定要强化“政府推手、市场基础”的理念,我省许多活动需要年年办,但是要在保持一定传统的基础上每年办得有点新意,办得有新鲜点,让活动形成品牌,形成影响力,市场营销就会水到渠成,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有人认为,旅游企业的成功经营主要靠节庆活动。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评析这一观点。
(2)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通过高举“节庆牌”受益匪浅的原因。
(3)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省进一步搞好节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2009年11月19日电,欧盟领导人特别峰会
一致选举范龙佩、凯瑟琳·阿什顿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
主席、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他们被形象地称为
“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右图)。欧盟是当今世界最
成功的一体化组织,人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欧盟
各成员国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实体。
材料二有分析称,在欧盟中享有更多影响力和发言权的法德领导人都不希望选出一个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欧盟“总统”。推选过程中,各国为了各自利益而勾心斗角,无疑是对欧盟建立“超主权国家”设想的最大嘲讽。欧盟各国领导人用暗箱操作的方式闭门推选,也与欧盟政治理念背道而驰。欧盟未来的政治前景或许是光明的,但起码在这两人的任期内,我们似乎是无法看到这份光明了。
|
材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