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0几年前,毛泽东把执掌政权比作“进京赶考”,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民族复兴大业不断前进;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路。 60多年来,“赶考”路上变化巨大,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了一份高分答卷。
结合材料试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签订的数十亿份合同中,由于较低的履约率就给众多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是不同市场主体都应当承担的责任。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不同市场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

51.阅读下列关于S市企业改革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17日S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是在S市市委领导下,深入调研,召开了40多个座谈会,征求各阶层600余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此之前,S市委常委会还先后审议通过“S市国资国企改革20条”和《S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制管理办法》,改善和加强国企党组织建设,确保国企改革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正确方向顺利推进。
(1)结合材料一,应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分析S市是如何发挥党在深化国企改革中领导核心作用的?
材料二:2014年S市国企改革的相关措施

改革措施
经济学依据
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从管国企到管资本为主、减少审批事项,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资本和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打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上市公司。

形成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80%以上的国资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经营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国集团。


(2)依据材料二,分析S市深化国企改革所采取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2014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74880亿元,主要用于农林水支出6487.47亿元,交通运输支出4345.6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109.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52.96亿元,教育支出4133.55亿元,科学技术支出2673.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528.69亿元,这些支出分别占到8.6%、5.8%、2.8%、9.6%、5.5%、3.6%、3.4%。
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我国2014年财政预算支出的经济意义。

(1)储蓄、债券和股票这三种投资方式的区别是什么?(填写下表)


储蓄
债券
股票
性质不同



偿还方式不同
按存款方式取[
得本金和利息


投资效益不同

收益比储蓄高,
风险也比储蓄高


(2)依据图表给投资者提供一些原则性建议。

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文化竞争力。现在,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子出版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是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伴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和文化“走出去”的趋势,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结合材料分析,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