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0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
材料三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应该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6)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四 据统计,我国“八七”扶贫期间,全国共有国家重点贫困县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达257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团人数占全国总数的36.5%。胡锦涛同志多次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运用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条产业链分为四个区间(如图),其中生产制造环节总是处在产业链上的低利润环节:(l)中国制造利润率为2%-3% ;)2)国际高端制造利润率为10%-20%。而占据产业链高利润区的分别是:(3)研发和设计利润率为20%-50% ;(4)品牌和营销利润率为20% -50%。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占据着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的产业链高端位置,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则被挤压在了低利润区的制造环节。

(l)概括材料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从企业经营的角度,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出谋划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1:我国基尼系数2008年为0.491,2009年为0.490,2010年为0.481,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
注2:我国GDP增速2008年为9. 6 % ,2009年为9. 2 %,2010年为10.4%,2011年为9. 3 %,2012年为7.7%,2013年为7.7%。
材料二2014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民经济总体依然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严峻,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的步履蹒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矛盾交织。面对这种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改革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才呈现出稳、进、好的态势。全年万元GDP能耗比上一年下降3. 7%。政府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防止了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l)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解决我国基尼系数过高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3)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

2013年的国庆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爱国让你想起了什么?”的特别调查,随机的采访,生动的答案,引发社会各界对爱国这一话题的广泛热议。
哈尔滨某基层民警说:“我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就是最大的爱国。”
南京某小学生说:“爱国就是扶老奶奶过街,还有就是让座位,我让了快十次了。”
沈阳某市民:“爱祖国,爱人民,那指定得爱。是共产党把我抚养大的。所以说,爱党和爱国比什么都重要。”
作家王蒙:“我觉得爱国,不是一个自己宣扬的口号,而是表现在人生的各个方面。我很少说我爱国。但是我回答过美国人提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国?我说,一是我们喜欢唐诗宋词;二是我们喜欢中华料理。唐诗宋词代表的是中国心,中华料理代表的是中国腹,我们对国家的感情是心腹的感情。”
专家认为,爱国是个普遍的话题,但是不同时期人们的爱国行动却是不一样的。我们爱她(国),就要珍惜她,不要做有损她形象的事情。爱国是人们在战时的“慷慨赴国难”,是灾难中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日常工作中的尽心尽责……
(1)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公民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爱国的行为。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遗失了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设定战争胜利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悼念在战争或重大惨案中死难的本国国民,在国际上已是惯例。放眼望去,各国同二战有关的法定纪念日数不胜数,如诺曼底登陆纪念日、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停留在行政规定层面;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举行,但都在地方举行,很少在全国范围内举行。
材料二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悲剧推向顶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奋起抗争并最终赢得胜利。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永不磨灭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设立上述两个纪念日的意义。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两个纪念日的设立对公民和政府分别有何启示。

(28 分)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建设创新安徽、推动转型升级”作为核心战略,着力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建设。某校高三(l)班同学在“徽信”中围绕以下话题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

话题1发展绿色建筑享受低碳生活
安徽省政府下发 《 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亥》提出,“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新建绿色建筑l000万平方来以上,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并提出涵盖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领城的优惠政策,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制定税收优息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的买绿色住宅。

(l)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安徽省政府是怎样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 (8 分)

话题2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安徽自古以来民风纯朴厚实,善良慈悲、克勤克俭的家风代代相传。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修身齐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与使命。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时代气息。

(2)请从“精神文明创建”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角度,就青年学生进一步传承良好家风提出合理化建议。(12 分

话题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今年安徽省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行居住证制度,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衔接办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3)运用“联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话题 3 的认识。(8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