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说明当时中国

A.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
B.辛亥革命失败了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D.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1894年6月出版)中写道,“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和资本所有权分离,劳动也已经完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一个必经的过渡点,以便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所有,不过这时它已经不是当作个体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当作共同生产者共有的财产,直接的社会财产。”为此,十九世纪末期的欧美工人运动()

A.坚持了暴力革命,武装夺权的道路
B.以实现民主权利,增加福利待遇为主要目标
C.顺应时代发展,放弃了与资本家的斗争,转向合作
D.产生了列宁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美国第八任总统(1837-1841年在任)马丁•范布伦认为,1787年制宪“是一次英雄式的,但乱法的行动”。以下说法,最准确的是()

A.1787宪法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制定的,不合法
B.马丁•范布伦赞赏制宪会议的创新勇气
C.1787宪法以新的内容否定了此前的《邦联条例》
D.宪法导致美国政体革命性变化

15世纪有西欧学者提出:“这个世界和它的所有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起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我(上帝)既没有使你进入天国,降入凡尘,也没有让你死亡或永生。归根到底,……你是你自己的自由的创造者和塑造者”。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中世纪的神学蒙昧 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借助神威阐扬新型人本观 D.冲击了教会的思想禁锢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放映了在古希腊()

A.商品经济对政治观念的影响
B.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结果
C.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D.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关于罗马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作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C.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D.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