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9年,海城市西柳镇一位农民做裤子卖,一天挣的钱比在地里刨一年还多。远近农民纷纷仿效,这引起了轩然大波。民兵围追堵截,工商税务补税罚款,然而,撵了集中的却撵不了分散的,裤子交易仍在进行。到1984年,西柳裤子市场终于名正言顺。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初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仍然缺乏本质的认识
B.改革需要经历一个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漫长过程
C.人民群众的自发行动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之一
D.中央发展市场经济的政策在一些地方遭到抵制,难以实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一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两宋

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