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一切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
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
乘着时光隧道,当回到希腊的爱琴文明时代,你能看到情景是
A.国王住在高高耸立在山冈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
B.乡间居民步行进城,高高兴兴地参加公民大会,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
C.公民大会正在讨论军国大事,出现了唇枪舌剑、相互驳论的场面 |
D.雅典正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一块陶片或贝壳上写下他认为的危险分子,获得六千票以上的人被放逐国外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本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 B.建筑功能齐全 |
C.皇权至上 | D.国家大一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