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决定在全县种植2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
甲乡地处二高山,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
从哲学唯物论的角度反思这两乡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国家价值规律的作用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发生了质的改变。
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这一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是什么?
(3)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视点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
视点二: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
视点三: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1923年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简要回答:(1)视点一和视点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三个视点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
2005年3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规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 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 力,实现和平统一”;“‘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