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对下列A、B图中小球、C图中杆、D图中B物体作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A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上,B中小球用细绳拴着搁在角上,C中杆放在光滑的半球型碗中,D中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斜面上,B的上表面水平)
用多用电表研究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1)应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________档(选填“电压”、“电流”或“欧姆”);
(2)多用电表使用时,将红表笔插入________接线孔(选填“+”或“-”);
(3)正确选择多用电表的挡位后,将一热敏电阻接在多用电表两表笔上,把热敏电阻放入盛有温度为100摄氏度热水的杯子中,表针的偏角为θ;若将杯子中加入冷水,发现表针的偏角减小,这说明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降低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多用电表使用后,应将选择开关置于_________________档(选填“电流”,“直流电压”、“欧姆”或“交流电压最高”)。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 (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 (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①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填写)。
②图16(b)中标出的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
③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_。
④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_."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6组砝码的质量和对应的弹簧长度
,画出
-
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
)
①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
(2)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
(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图象.(选填“”、“
”或“
”).
(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铅笔和直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细绳方向画直线,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 |
C.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用图钉固定,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A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 |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F/,比较这个实测合力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等;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①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填选项前的字母)。
②在物理学中跟力一样,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还有(至少写出三个,要求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