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 。
(2)若过程①的F1,连续自交2代,产生的F3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 。
(3)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
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 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玉米,通过筛选得到的矮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 ,在理论上有 株。
(4)盐碱地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土地资源,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科学家应用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玉米新品系。①由导入耐盐基因的玉米细胞培养成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过程可以简要归结为:玉米细胞 愈伤组织 根、芽 植物体。则A过程称为
,诱导这一过程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
②为了确定耐盐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__ 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从个体水平鉴定玉米植株的耐盐性。
某生物小组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素提取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一 |
实验二 |
||||||||
二氧化硅 |
粒径/目 |
用量/g |
|||||||
20 |
50 |
100 |
200 |
1 |
3 |
5 |
7 |
9 |
|
叶绿素含量(mg/l) |
0.613 |
0.699 |
0.593 |
0.592 |
0.490 |
0.648 |
0.610 |
0.575 |
0.553 |
注:“目”表示颗粒大小的单位,且目数越大粒径越小;“叶绿素含量”表示每克叶中叶绿素的提取量。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叶绿素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二氧化硅的作用是 。
(3)依据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最好选用粒径为 的二氧化硅。在实验二中,粒径大小属于 变量。
(4)若实验使用的菠菜培养于缺镁培养液中,则提取到的叶绿素含量将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A、B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生物,看图填写有关细胞工程的内容:
(1)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淋巴细胞,那么,图中D称为_______细胞。若筛选成功则D细胞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动物细胞培养时除需要适宜的温度、营养、无菌、无毒等环境条件以外,还要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和二氧化碳。若要保证无菌环境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和_______。
(3)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用________________处理获得原生质体;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4)上述杂种植株属于_____倍体。假设A与B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此项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这种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方法是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
如图1表示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该果蝇所产生的一个异常生殖细胞,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的果蝇实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 假说。该假说是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子形成时发现的,他发现 与遗传因子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得出该结论的实验方法称 法。
(2)果蝇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 ; 。(写两条)
(3)已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如果以该果蝇(红眼)为亲本之一,若要只通过一次杂交就得到子代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
(4)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X染色体上的W基因在间期形成两个W基因,这两个W基因在 期发生分离。
(5)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6)图2所示的是一个异常的精细胞,请在图3中绘出与该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图甲为实验开始状态,图乙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图乙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 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共下面图一为某一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图像。图二为洋葱根尖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图三为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C细胞处于细胞分裂______期。遗传学上做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常常观察图中的A细胞时期,原因是___________,在观察装片时要想把B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______移动。
(2)图二表示的细胞周期中,核糖体功能活跃的时期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阶段,C时期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___,D阶段细胞质中mRNA明显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3)研究细胞周期中DNA和RNA的变化情况时,可以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为区别DNA和RNA,最好选择标记的合成原料依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4)图三中①②过程分别发生在图二的___ _、 ___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