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的元素金属性强 |
B.第三周期元素的阴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 |
C.VIA族的气态氢化物一定比VA族的稳定性强 |
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离子晶体的高 |
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 ![]() ![]() ![]() |
B.溶液中一定没有![]() ![]() ![]() ![]() |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 ![]() ![]() |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BaCl2可确认是否有![]() |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置,所盛溶液体积和浓度均相同且足量,电极铝和镁都已除去表面氧化膜。当两装置电路中通过的电子都是1mol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减小程度:乙<甲 |
B.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甲>乙 |
C.甲中阴极和乙中镁电极上析出物质质量:甲=乙 |
D.电极反应式:甲中阳极:![]() ![]() |
向Ba(OH)2和NaOH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至过量,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V(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n[Ba(OH)2]![]() |
B.横坐标轴上p点的值为90 |
C.b点时溶质为NaHCO3 |
D.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2+2OH-→ H2O+CO32-,CO2![]() |
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2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A.2.1g | B.2.6g | C.3.8g | D.5.1g |
向AgCl浊液中滴加氨水后可得到澄清溶液,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沉淀生成。经查资料得知:Ag++2NH3H2O
[Ag(NH3)2]
+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 |
B.实验可以证明NH3结合Ag+能力比Cl-强 |
C.实验表明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
D.由资料信息可推知:加浓硝酸后生成的沉淀为Ag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