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所设计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满了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了适量的酵母菌,将装置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下初始液面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从玻璃管的刻度上可以读出进入玻璃管的液体量。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与初始液面数据的差值。(单位:mL)

时间(min)
4℃
10℃
20℃
35℃
55℃
90℃
5
0
0.2
0.4
0.7
0
0
10
0
1.0
1.3
1.2
0.1
0
15
0.1
1.9
2.2
2.8
0.2
0
20
0.2
3.1
3.3
4.4
0.3
0
25
0.3
4.0
4.5
5.0
0.4
0


(1)该同学作了以下四种假设,你认为最合理的假设是(   )

A.温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B.温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C.氧浓度对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影响 D.氧浓度对酵母菌无氧呼吸有影响

(2)若实验产生的气体在溶液中溶解度很低,则表中数据可以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
       量。
(3)从表中数据分析得知最有利于酵母菌发酵的温度是        ,实验过程中应该用水浴加热方法控制温度,对于在90℃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原因是。
(4)实验开始前,实验装置必须密封并静置一段时间,以便消耗装置中的         
(5)请写出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 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 阶段.正常情况下,图中 中的CO2浓度最高.
(3)在对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 ] 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

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________。
(2)图甲中的“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方向移动。如下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________。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________。(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________M2、N1________N2

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及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的测量数据如图所示,其中1~5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

(1)图甲中A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埋过程有__________(填数字),能使ADP含量增加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填数字)。
(2)图甲结构Ⅱ内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 ____
(3)水稻叶细胞中能产生[H]的部位有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有氧呼吸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填数字),其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
(4)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 ℃。

下图是准确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置的种子用水浸泡后再做消毒处理。实验开始时管Y与管X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X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U管中的液体是用密度大的水银好还是用密度小的其它液体好?

(2)①测出呼吸商,装置乙的锥形瓶中B应设置为 。若要消除无关因素的影响,还应设置丙装置。丙装置同乙,只是种子为浸泡、煮熟后再经过消毒处理的等量种子。
②测得甲管X的液面上升200(mm),乙管X、丙管X的液面未变化,则该发芽种子的呼吸商是 ,此时种子呼吸方式为
③若甲管X液面上升150mm,乙管液面下降50mm,丙管液面未变化,则呼吸商为

评价实验: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
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α-淀粉酶溶液。
2、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三组分别放入100℃、37℃的水中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均后维持各自温度5 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均。
观察并记录:(略)
结论: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回答: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步骤中不正确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相应的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