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的史学家、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作品与其所对应的时代风貌相符的是
A.《女史箴图》——雍容华贵,盛世气象 |
B.《送子天王图》——国破家亡,残山剩水 |
C.《五子夺莲图》—— 阶级矛盾尖锐,农民生活困苦 |
D.《清明上河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
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其收藏价值在于()
A.与帝王将相史是相对立的 |
B.侧面体现历史变迁的风貌 |
C.记录生活细节,史料详实 |
D.日常生活的记录,可信度高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 |
B.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
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以下对材料理解最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 |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C.民族工业因此受到冲击 |
D.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 |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
C.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下列事件中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八字调整方针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