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
| C.指出资产阶级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
|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 |
|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 C.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
|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①解放思想 ②建立社团 ③兴办学堂 ④创办报刊⑤提倡女学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
|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
|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
|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 B.维护清朝统治 |
|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
|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