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找出下面四首歌谣中,所表现的时代与其他三者不同的一个( )
A.一阵锄声卷入云,惊动天上太白星;拨开云头往下看,梯田修上南天门 |
B.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平洋,地球又多一个洲 |
C.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
D.农业科技威力大,脱贫致富好办法;就凭书上一句话,牛马它把双驹下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非洲国家
A.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
B.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
C.是50年代初中国的主要建交对象 |
D.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
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其思想主张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表1是近代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产销状况(单元:万担)。表中数据变化反映了中国
棉花产量 |
棉花国内销售商品量 |
棉花出口 |
进口外国棉花 |
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
|
1840年 |
802 |
211 |
0 |
50 |
5 |
1894年 |
832 |
200 |
76 |
4 |
218 |
表1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棉花商品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C.民族工业已经产生 D.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下列现象在17世纪的松江可能出现的是
A.大量精美丝织品由此运往各地 | B.官府鼓励发展手工业 |
C.使用雇工的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 D.市民大量购买洋纱洋布 |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