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大意:宫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 B.掌握军政大权,独立决策 |
C.辅助丞相议事,处理政务 | D.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的特点不包括
A.互利协作 | B.大小国家共同提倡 |
C.经济先行 | D.结伴而不结盟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尼克松总统访华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④中美建交公告发表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④③②① | D.③①②④ |
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结束了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 | B.周恩来的六点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 D.建议美国从印度支那撤军得到与会国赞同 |
1982年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说明“一国两制”构想
A.就此提出 | B.理论基础形成 | C.有了宪法保障 | D.得到成功运用 |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重大倒退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 B.高度集权的革命委员会成立 |
C.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遭到摧残 | D.国家主席刘少奇惨遭人身迫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