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下列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
时间(年) |
1949~1952 |
1953~1957 |
1958~1962 |
1963~1965 |
1968 |
1974 |
1978~1986 |
工业(%) |
36 |
19.2 |
3.8 |
7.9 |
-5 |
0.3 |
134.3 |
农业(%) |
14 |
4.5 |
-4.3 |
11.1 |
-2.5 |
|
67.2 |
A.新中国一直“重工轻农” B.“一五”期间经济形势不如建国初
C.“左”倾错误政策对经济冲击较大 D.改革开放初期数据严重失真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
A.儒、道、墨、法 | B.道、法、墨、儒 |
C.法、儒、道、墨 | D.墨、儒、法、道 |
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的最主要原因是
A.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
C.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 |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核心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 B.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
C.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为 | D.用法制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 |
下列引文能够反映出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是
A.天道自然无为 | B.以无事取天下 |
C.天法道,道法自然 | D.祸兮,福之所倚 |
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 |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
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