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财政部会同民政部向广东省紧急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000万元,用于因台风“凡亚比”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以及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财政部紧急下拨的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这说明
|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 B.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 C.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 D.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
15年来,清华大学历届研究生支教团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勤恳工作,支教接力,扶贫济困,荣获2014“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荣誉称号。这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
|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
|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
下列关于汉字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
②汉字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④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营造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14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我们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能仅停留于开发,更要活化,充分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观点
| A.不承认文化的经济价值 |
| B.承认了文化多样性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
| C.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
| D.强调了对文化继承的新要求 |
2015年暑期,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轰动国内外,成了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对于该片的成功,导演田晓鹏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个故事。”正是凭借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再运用最新的3D动面技术,才有了该片的火爆。该片的成功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主要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
②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④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