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反应A+3B=2C+D在2min内A的浓度变化了2mol/L,则下列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正确的是( )
A.υ(A)= 1 mol/(L·min) B.υ(B)= 6 mol/(L·min)
C.υ(C)= 4 mol/(L·min) D.υ(D)= 1 mol/(L·min)
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单质中一定存在σ键,可能存在π键 |
B.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 |
C.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
D.σ键能单独存在,而π键一定不能单独存在 |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 | B.Y3+、Z2- | C.X+、Y3+ | D.X+、Z2- |
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 | B.CrO42-、Br-、Cl- |
C.Br-、Cl-、CrO42- | D.Br-、CrO42-、Cl- |
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下列与反应原理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Ⅰ的溶液若换为稀硝酸,则腐蚀过程与原装置不同 |
B.装置Ⅱ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 |
C.装置Ⅰ中不可能发生如下反应:Fe+2Fe3+=3Fe2+ |
D.装置Ⅱ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
下面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装置Ⅰ在反应过程中自始至终只生成红棕色气体 |
B.装置Ⅱ开始阶段铁丝只发生析氢腐蚀 |
C.装置Ⅱ在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氢气 |
D.装置Ⅰ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C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