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舟”六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辨析:经济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因此,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3)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把城镇化等同于消灭村庄”是很多地方的一贯思路。其实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和突出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以文化特色建设促进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需要;继承保护优秀文化传统和特色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与复兴的要求。
一个区域内城镇化建设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发展为特色经济。首先要找准特色经济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所在,特色能否转变为经济,能否转化为城镇化建设上的地域文化特色等等,都需要广泛调查,深入论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和城镇地域文化特色的前提;其次要全力壮大特色,要搞规模经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支柱;第三要在城镇经营上下真功夫,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县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转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文化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谈谈你如何理解城镇化过程中保护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3)运用唯物论的观点 ,结合材料,给我国的城镇化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原创】材料一: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究其原因,从国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同行竞相压价,以低价求胜,同时缺乏宏观调控,一些企业未能把握国际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从国外情况来看,中国贸易迅速崛起,既引起了同类产品竞争国的疑虑,又在进口国造成了同类产品更剧烈的竞争。为了维持贸易平衡、抑制我国对外出口、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国外频繁地实施对华反倾销。而在目前全世界经济普遍增速减缓的情况下,贸易保护成为了很好的转移国内社会矛盾的武器。
材料二:
(1)结合材料一,从国际关系角度看,给我国处理反倾销提出几个可行性意见和措施。
(2)图1、表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我国反倾销调查的情况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南宁女孩石芳丽撞伤老人韩建后勇于承担责任,得到老人的谅解,老人的儿子还帮她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先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以影响和教育世人,促进正能量传递和良好氛围的形成。当媒体问起这事时,两人是这样回答的:石芳丽:“我想过要赔多少钱,想过怎样照顾老人,也想过辞职后怎么找工作,就是没有想过撂下老人偷偷跑了。”韩建:“这姑娘一家人都挺厚道,家里也的确困难,我有医保,就不用她赔了。儿子能给她张罗一份新工作,我也挺开心。”媒体播出后,该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当今这个“扶不扶”都需要思考的社会,石芳丽和韩建的行为借助新闻媒体这块平台,向人们传递了和谐向上的正能量。
材料二: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召开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应怎样让和谐向上的正能量得到更好的传递?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运用“实践及其特点”和“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简要评析此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月21 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举办“中国新型城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以及中国新型城镇化高峰论坛”。与会者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是人的城镇化、市民化。推动城镇化的稳步发展,稳定就业是关键。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就业机会。企业承担着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社会责任。
材料二:2014年7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加快推进改革,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要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企业为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应如何作为?
(2)联系材料二,分析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要求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它带给世界的是机遇,是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建设“粤、津、闽”自贸区,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和延伸,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推动“粤、津、闽”自贸区的发展,有必要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
材料一:上海自贸区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实行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汇兑,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自贸区遵循竞争的中性原则,各类投资者一律平等,将吸引大量新的企业落户,成就创业梦想;自贸区还选择商贸、文化等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演出经纪机构等,居民在自贸区不仅可以买到进口商品,还可以享受外资的医疗服务、原汁原味的国外娱乐项目。
材料二: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看点
项目 |
具体措施 |
负面清单 |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管理服从贸易便利。“非禁即入”,弱化政府的事前审批权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
服务业开放和市场准入 |
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领域扩大开放,各类投资者一律平等,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就能从事相关行业。 |
金融创新 |
率先试行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
创新监 管模式 |
真正走向“境内关外”。允许企业“先入区,再申报”。凡符合国际惯例的货物均畅通无阻,不存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
税收优惠 |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相应减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 |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根据材料一说明自贸区的开放创新是如何让居民受益的,并结合上海自贸区的总体方案谈谈怎样更好地推进“粤、津、闽”自贸区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应怎样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