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就像看到“神舟”六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材料二: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辨析:经济建设是当前我国的中心任务,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因此,弘扬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3)结合材料一谈谈材料二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连续5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状况

品种
产量(万辆)
同比增长(%)
销量
同比增长(%)
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
1808.52
16.5
1792.89
15.7

注1: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注2: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废气排放量比较低。其发展属于我国战略性产
业范畴。
注3:采用车主要指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
注4:201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同比增长11.4%,所占市场市场份额为40.3%,此前有时超过50%。
材料一 市场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兴趣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2012年汽车出口下降,一些城市限购:消费者尤其是换车族不再以价格低廉为目标;市场竞争加剧,现在合资品牌价格一再下降,自主品牌价格优势不再;企业战略定位失误的因素,自主品牌纷纷发展高档汽车,高不成、低不就。
(1)根据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它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
(2)一般来讲,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都有影响,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价格作用也有失效的时候(如有些企业实施低价战略也没有避免破产的结果)。因此,要防止价格作用的失效,关键是要抓住哪些经济要素?理由何在?
(3)有人提出,我国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单纯追求汽车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也有人主张,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只考虑一时的经营状况;还有人主张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不能盲目地跟风(指外国汽车)。联系材料一,针对上述看法,从哲学角度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全面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把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涉海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推进,统筹海域、海岸带、内陆腹地开发建设,实行海陆产业统筹规划、资源要素统筹配置、基础设施统筹建设、生态环境统筹整治,通过海洋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内陆用地的大开发,大开放。
材料二 2011年上半年,某市以8%的GDP增速位居全国31个省区市排名末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行有余力而不为”?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该市提出要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把五年年均增速审慎确定为8%,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最低。面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市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围绕群众关心、舆论关注的交通拥堵、楼市虚高、大气污染等三大问题,该市坚决实施控车市、调楼市和大型钢企业退市三大策略。虽然这三大措施直接影响了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速,却大大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维护了楼市稳定,老百姓得到了“蓝天白云”。如果说“十二五”开局之年的调控是中央下发给各地的一张考卷的话,倒数第一恰恰是该市“行有余力而不为”的精心备考,是心甘情愿主动站位的结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发展蓝色经济的意见所遵循的唯物辨证法的方法论原则。
(2)联系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该市在GDP增速排名中甘愿倒数第一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县由于农技推广不足,农业仍靠天吃饭。为扭转这一局面,该县把农业科技定位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种粮补贴资金直接用于农业技术投入,重点引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引进优质作物和生态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面向市场需求,与中粮集团合作,凭借中粮集团的强大品牌优势,使农民种粮收益超过了外出务工收益,推动了当地农业发展。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中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县在农业发展中所遵循的思想方法。
材料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又满足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求;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行政审批项目调整、取消进展情况

进展
2002年
2005年
2004年
2007年
2010年
2012年
2013年
取消或下放(项)
789
488
470
128
184
314
255

注:至2013年10月,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仍有1700余项,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未来5年内将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近600项。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

注:目前我国政府主要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政府定价,社会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策指导价,两者约占社会商品和服务的5%以内。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不同经济成分利润(亿元)及增长情况(%)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增长
股份制企业
外资企业
私营企业
2011年
11924/49.4
689/34.6
21100/49.4
11131/46.3
10420/49.4
2012年
14989/15
882/34.0
31651/31.2
14038/10.6
16620/46
2013年
14163/5.1
819/7.5
32867/7.2
12688/-4.1
18172/20.0


注:未来将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1)简要分析说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各自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简政放权和鼓励各类经济成分平等发展的理由。
(3)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如何转变“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如今,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中亚四国时,首次正式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入手,形成跨区域大合作格局。这表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已由学术.局部和部门层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外交战略的高度,体现了中共18大后中国外交的创新,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践行合作共赢外交新理念的具体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