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题(18分)
(1)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图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毫米。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7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①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7丙所示,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____;
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7丁所示,现选取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是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方法计算N点的速度,其中正确的是:

A.vN=gnT B.vN=g(n-1)T
C.vN= D.vN=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

下列情况中的物体,能看作质点的是 ()

A.匀速行驶着的汽车的车轮
B.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
C.太空中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D.正在跃过横杆的跳高运动员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怀抱着“玉兔”,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踏上了探月之旅。
她历经变轨、减速、悬停、避障等过程,于14日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国家。
……

在月球表面着陆过程中,嫦娥三号先减速调整,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悬停在距月球面100m高处;然后利用探测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选择着陆点;再缓慢下降到着陆点上方4m处,最终以自由落体方式完美着陆在月球表面。接着,140kg的“玉兔”款款而出,开始了与月球的亲密接触……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问题:
上述材料提及嫦娥三号“速度从1 700m/s逐渐减为0”,这里所选的参考系是

A.太阳 B.月球表面 C.地球表面 D.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着陆前最后4m的运动过程中,能反映其运动的v-t图象是

如图甲所示,一固定在地面上的足够长斜面,倾角为37°,物体A放在斜面底端挡板处,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绳跨过光滑轻质滑轮与物体B相连接,B的质量M=1kg,绳绷直时B离地面有一定高度。在t=0时刻,无初速度释放B,由固定在A上的速度传感器得到的数据绘出的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若B落地后不反弹,g取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开始下滑的加速度为8m/s2
B.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A做的功W=3J
C.0.25 s时物体A的重力的瞬时功率3W
D.物体A从底端开始运动到再次返回到底端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物体A的机械能减少

如图所示,左右带有固定挡板、上表面光滑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一质量M=1.0kg的物体A右端与一轻弹簧连接,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的右挡板,上面放一质量m=0.5kg的铁块B。长木板静止时弹簧对物体A的压力为3N,物体A与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使木板以4m/s2的加速度向左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当系统稳定时()

A.物体A受到5个力的作用
B.物体A对左侧挡板的压力等于3N
C.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形变量是最小形变量的2倍
D.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等于A物体动能的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