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C.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应当比喻的是

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珠三角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上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B.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D.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