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相同,压强分别为p1和p2的条件下,A(g)+2B(g)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1>p2 ,n<3 | B.p1<p2 ,n>3 |
C.p1>p2 ,n>3 | D.p1<p2 ,n<3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 |
B.S2-的结构示意图:![]()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
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O2是硫及某些含硫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
B.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
C.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4 |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
能使碳酸钙的分解速率显著增大的措施是
A、增加少量的CaCO3固体 B 升高温度 C、加入MnO2 D 增大压强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 B.干燥的有色布条 |
C.气体中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
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A.只有①③ | B.③④⑤⑥ | C.①④⑤⑥ | D.全部正确 |